棉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7章 整顿 军屯(第1页)

跟在小太监身后,杨一清忐忑的向前走着。想他杨一清现在都已经五十二岁了,虽然算不得是高龄但在古代这种平均寿命比较低的时代,五十二岁已经勉强可以称得上是老人了。看着四周雄伟的宫殿,杨一清心里激动万分。虽然现在已经是三边总制了,但是这皇宫来的次数还真不多,除了在京城当值过一段时间参加过几次朝议之外,这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单独诏进皇宫。

杨一清从陕西回京一路上每到一个驿站便迅速换马再行,几乎没有怎么休息。到了京城之后更是直接被早已等候多时的太监给带到了宫里。虽然已经好多天没有休息了,但此时的杨一清身上一点也感觉不到疲惫,他甚至都能够感觉到自己已经加速的心跳。

“公公,不知殿下近日心情可好?”叫了前面的小太监一声,杨一清说道。大臣进宫时侯向领路太监询问皇帝的近况已经属于明朝的常见现象了,虽然以前太祖、成祖和其后的多位皇帝都下旨禁止过这种情况,但是人家在私底下透漏点情况外人也不得而知啊,所以这个圣旨也没多少威力。那些太监们可以趁机收些好处,大臣们也可以掌握皇上的近况已决定面圣的侯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这种现象是禁止不了的。

“杨大人,殿下大婚将至啊。”前面的小太监没有正面回答杨一清的话,只是把京城已经人尽皆知的消息给杨一清说了一下。

“多谢公公。”虽然小太监没有直接说,但是这已经足够了,小太监传递的信息已经很明确了,朱厚照现在心情很好。听完杨一清不动声色的递给小太监几两银子。

“看来这个小太监也是个聪明人啊。可惜了。”看着前面不急不缓的小太监,杨一清在心里感慨道。

此时孝宗正休养身体,太子监国,杨一清一行直往东宫而去。

“臣左副都御史三边总制杨一清参见监国殿下。”

“杨大人快快请起。来人,赐坐。”

等杨一清坐下之后,朱厚照细细的大量他,“意气自如,义形于色。”这便是朱厚照在心里给杨一清的评价。不愧是号称“出将入相,文德武功”,才华堪与唐代名相姚崇媲美,名流千古的名臣。

“杨大人整顿马政使边关马政为之一清。现在又劳心边务、为国操劳真是我大明士人之楷模啊”

“这都是臣作为臣子的本分。读圣贤书、食君禄当为国为民尽心尽力。”受到朱厚照这么夸奖,杨一清还是很高兴的。

朱厚照对杨一清极为看重,不单单是因为杨一清处理政务和军务都是一把好手,更因为杨一清懂得关心民生疾苦。杨一清在边关目睹过边关民众疾苦的生活,其一生写诗无数,但大都是描写百姓生活贫苦的诗句,“十日阴无一日晴,满门苔色断人行。潦伤空自伤禾稼,河挽应难洗甲兵。客枕怕移沾湿处,邻家惊听坏垣声。飞茅破屋知无数,不禁忧时种种情。”

得民心者得天下啊!懂民心、会抓住民心的大臣尤为难得啊。

不过现在朱厚照最关心的还是边关的情况,“不知杨大人对边关军务怎么看?”

“回殿下话,臣自四年前受命督理陕西马政之后,在闲暇之余曾多次游历边关,后总制三边,臣更是视察过三边所有军镇卫所。现在边关大多数军镇败坏不堪,长城更是多处毁坏,数十年来从未修葺。我大明北方之敌瓦剌、鞑靼多为骑兵,而我大明多为步兵,外敌入侵之时只得据城而守,但是由于多数城墙败坏,导致鞑靼骑兵长期以来对边关之地轻而易举便可直入关内数百里。”接着杨一清又说了一下进几十年来边关将士面对鞑靼骑兵战况,不过很明显大明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落于下风,据关而守、被动防御。

“想不到边关已经败坏到这个情况了。”朱厚照吃惊道,“不知杨大人可有何良策。”

“禀殿下,臣考察三边之地后发现三边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修浚墙堑,以固边防;增设卫所,以壮边兵。再之后经理灵、夏,以安内附;整饬韦州,以遏外侵。只要此举实施得当便可扭转边关颓势。”

杨一清说的办法很简单,但是实施起来的难度却不是一般的大。修浚墙堑、增设卫所经理灵、夏这些都是需要银子的,就现在大明每年那点税收,要是办的起来那奇了才怪了。不过现在没银子,就是挤也得挤出来点银子先把架子搭起来。在之后,只能是朱厚照自己往里边贴钱了。

经过大半天的讨论,朱厚照和杨一清两人终于把整顿边关的事情给定了下来。不过朱厚照此次让杨一清进京可不单单是为了这一件事情。

朱厚照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趁机整顿军屯。所谓军屯,是明朝特殊军制下的特殊政策。这也是当年太祖费尽心机想出来的一条绝妙的政策。就是每一个卫所在自己卫所的附近开垦荒地,然后自己种地自己养活自己。卫所里的所有人包括他们的家人全都生活在那里。打仗的时候男的就出去打仗,没仗的时候就回来种地。当年太祖想的是挺好的,这些人自给自足,粮食多的时候还可以上交一部分给朝廷,解决一下朝廷的资金不足的现状。只是这个政策最初实施的时候还是挺好的,不但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并且各个卫所自给自足不需要中央发粮饷,也为朝廷省下来大量的银子用于国家建设。只是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政策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从太祖之后,这个军屯的制度便开始出现问题了,到了现在问题已经到了不解决不行的地步了。

军屯的最大问题便是土地的集中问题。说白了便是和外面的一样,土地都到了地主的手里,普通人没地了。当然卫所里的田地那些地主们是不敢碰的。他们虽然有点银子,但是有时候银子在那些当兵的人的大刀面前也不好使。不过虽然那些地主们不敢侵占卫所的土地,但是不代表没人敢。那些卫所里的将军们就敢。面对那些良田,那些在军队里贪污腐败的中高级将领可是一点都不会手下留情的。一百多年下来土地越来越少,当然实际的土地没有减少,只不过是这些土地都集中到了那些高级将领手中。普通士兵的土地越来越少,卫所里很多士兵都是拖家带口的,没了土地就等于断了他们的活路,到时候他们不造反才怪。

想到这里,朱厚照还在心里感谢了一下刘瑾。因为这个问题正是刘瑾发现的。当然不是这一世,是历史上。不过比较衰的是,历史上刘瑾不但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还准备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只是结果吗。就非常的令刘瑾不满意了,因为他正是由于这件事才死的。他也算是自己为自己挖了一个坑又把自己给埋了进去了。

原因吗,就是由于有人造反了。并且这个造反的身份还不一般。

看到到现在还有人说我前面写的让主角经商赚的钱太多了。在这里我在说明一下。其实根本都不多。给大家一个数据:2001年,《亚洲华尔街日报》曾将明朝太监刘瑾列入过去1000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单。至于他的财产,据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所载,刘瑾被抄家时有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余万两。其它珍宝细软无法统计。千万不要看丢了那个“万两”两个字。历史上刘瑾是1505年开始掌权的,而他却是1510年死的。刘瑾掌权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是四年多一点的时间。你看看人家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就通过受贿都积聚了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余万两,还有各种珍宝不计其数。和他一比,就是朱厚照也得自叹不如啊。还是那句话,明朝中央税收不高,但是明朝民间绝对有钱。

思夏(重生)  修真从穿越三年开始  養父  旅行中的恋人  遍地尤物  小乳娘  天天都想求速死  囚仙(1V1 疯批帝王强制爱)  [蜘蛛侠]拯救哈利·奥斯本(小绿魔同人)  赏金之阴阳师  无法集中精神学习只好追求感官刺激  一本正经倒追男神  不良少女与木头班长(简)  他是王(高干 1v1 高h)  重生国民女神  豪门灵婚甜蜜蜜  潜伏期「校园」  魔道祖师[新修版]  综漫:重启死亡人生  钟琪回忆录(NP)  

热门小说推荐
华娱之昊

华娱之昊

如果您喜欢华娱之昊,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幻符

幻符

肖柏的父亲肖大牛是个疯疯癫癫的人,总说自己来自另一个世界,时常给肖柏讲那些光怪陆离却又精彩纷呈的奇妙故事又时常哀怨道我为什么就没有主角模板?我为什么就做不成龙傲天?后来父亲去世了,肖柏打算做点什么。他要去试着寻找一下所谓的主角模板,试着成为一名父亲做不成的龙傲天。于是带着父亲给他制订的升级攻略,踏上了一条精彩纷呈的奇妙之旅。如果您喜欢幻符,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顶流随时都要崩人设

顶流随时都要崩人设

十年前,时之言因为一场意外,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十年后,陌生的短信带血的吉他还有那鲜嫩的雏菊花,让当年那个走向地狱的少年,重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当红大明星陆瑾,因为年少时犯下的错,一直活在愧疚当中。而来自时之言的复仇,让她重新面对当年的真相,也在痛苦跟自责当中,发现了不一样的线索这是一个悬疑复仇爱情并存的故事,陆瑾在寻找真相的途中,与青梅竹马的江暮,逐渐解开误会,两颗心慢慢靠近,一起面对未知的危险,也通过重重的考验与挫折,与过去的自己和解,走向新的未来!如果您喜欢顶流随时都要崩人设,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宝鉴

宝鉴

关于宝鉴传统七十二行,古玩为大。古玩大师王驹回归都市,纵横古玩界。青铜瓷器字画墨,翡翠碑拓金钱玉,天下奇珍难逃他眼。鉴赝,捡漏,寻宝,赌石,玩转都市...

我是东京电视台台长

我是东京电视台台长

更木剑八,重生成为东京电视台台长。在更木剑八的带领下。东京电视台成为全日本偶像的集结の地方。诞生了第一个超级少女偶像昭和的白月光昭和第一歌姬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昭和时期最后的绝色美女制作了奥特曼假面骑士血疑白色巨塔悠长假期东京爱情故事如果您喜欢我是东京电视台台长,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虎威娇女

虎威娇女

关于虎威娇女范云霞在得知自己身世真相后赶回家去的路上出车祸,穿越到一个陌生的平行时空中,她苏醒后发现自己身体的原主正从一场由可怕阴谋制造的火灾中重生回来好,既然这样,范云霞说我这个部队院校毕...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