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章23(第1页)

*

李惟和宝琴回到家里时,赵驸马已经离开了。小鼓兴冲冲地往外跑,差点撞上他们,李惟扶住他道:“鼓公公,这么急去哪里?”小鼓道:“殿下说中午在曲城用的膳颇合口味,命奴才去吩咐那家酒店,往后每日三餐皆由那里送来,我们也好跟着享福哩。”他说完一溜烟便跑了出去。宝琴瞪大眼,不敢置信道:“七鸿楼?李惟李惟,中午那顿吃了多少钱?”

李惟道:“约摸三两银子。”他看着宝琴能塞下一个鸡蛋的嘴巴,伸手替他合上,“反正太子出钱,你我揩油,不吃白不吃。”宝琴捂住胸口,犹在失神中,兀自阿弥陀佛天打雷劈的乱念一番。

晚膳时分,七鸿楼果然派人送来了晚饭。六菜一汤,三荤三素,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桌子。也不知七鸿楼想出什么法子,饭菜送来竟还是热的。宝琴狠狠嚼着肉,心道再怎么好吃也就是个肉味,还能吃出银子味不成?太子精神有些不佳,略略动了几筷,推说身子不爽,便回了房。

太、太浪费了!宝琴瞪着太子的背脊,扭头又塞了满嘴菜。李惟好笑,嘱咐他慢些吃别噎着,转头叫小鼓一起坐上来吃饭。小鼓喜滋滋捧起饭碗,三人拼尽全力也就消灭了小半。李惟指着剩菜,叹道:“明日叫他们少送几个菜罢。”小鼓迟疑道:“菜再少,叫殿下看了岂不寒酸?”宝琴颤巍巍问道:“这些菜明天热一热难道不能再吃么?”小鼓顿时白他一眼,“怎么可能叫殿下吃隔夜剩菜?”

饭毕,两人回到房中,点灯铺纸,开始学字。今晚教的字太应景,金银铜,再加一个钱字。李惟写一个金字,向宝琴道:“先学它,后面三字均以金为偏旁。”宝琴点点头,学起来自然格外带劲。李惟看了会儿,轻轻一笑,在桌子另一头摆好纸墨。这几日不能做生意,家中没了收入,只能多写几幅字,换取家用。两人各占一边桌子,专心于笔下,一时只闻灯花爆响,屋中一片安静。

夜晚灯光毕竟昏昧,宝琴放下笔揉了揉眼睛,李惟道:“今日便到此处罢。”他拿起宝琴的纸看了看,笑着夸赞道:“宝琴写得认真,字也愈发好了。”宝琴嘻嘻一笑,绕过桌子看李惟的字,老气横秋道:“你也不错。”李惟佯怒道:“对先生岂可如此没大没小?”宝琴踮起脚亲了李惟一口,“不是先生,是夫君。”

这家伙存心勾引,李惟哪会不解风情,顿时抱住宝琴贴在墙上。宝琴推着他的胸口,小声道:“不成,待会儿再叫别人来敲门怎么办?”李惟却不依,径自去亲他的脖子,“你叫得轻一点便是。”宝琴气得踢了他一脚,“呸,你这个混蛋!”脚踝被李惟一把抓住,滑进裤腿缓缓倒摸上去,贴住宝琴的耳朵笑道:“忍不住了便亲我。”宝琴身子早就软了,嘴上却还硬,“横竖都便宜你!”

两人互相亲吻抚弄,宝琴后面插了李惟三根手指,羞得他搂住李惟脖子,“够了,你别再玩了。”李惟笑着吻他,抽出手指,将自己发硬的巨物缓缓推了进去。他先将宝琴抵在墙上弄了一阵,又叫他撑在桌沿,自己从后面狠狠捣至深处,最后干脆一把抱起宝琴,整个搂在怀里举起又落下。宝琴只觉全身的骨头都要散架,发丝凌乱粘在湿透的眼上,哪里还记得小声,只会本能地嗯嗯呀呀。

这次并没有人来敲门打断。两人尽兴快活了一个多时辰,才心满意足吹灭了灯上床歇息。他们却不知,先前缠绵痴态全都映在了窗上。小鼓在屋外瞧得面红耳热,心中又嫉又恨。太子站在对面屋中,冷眼看至灯光熄灭。

第二十一章

天快亮的时候,下起雨来。宝琴翻了个身,睡眼惺忪地打了个呵欠。李惟从身后抱住他,“醒了?时候还早,再睡一会儿。”宝琴嗯了一声,背脊缩在李惟怀中,房顶上淅淅沥沥的雨声,顺着檐角滴落,流淌在院子里。他昏昏沉沉正要睡着,却听见东厢隐隐传来咳嗽声。

宝琴推了推李惟,“太子是不是在咳嗽?”李惟凝神听了一会儿,“好像是他。”那声音断断续续,似有愈来愈重的趋势。宝琴睡不着了,一骨碌坐起来道:“我们快起来去看看罢。”太子毕竟是客,在李家生病,无论如何都算他们照顾不周。

两人穿衣起床,出了房门顺着廊檐走到东厢。窗户掀开一半,李惟向内张望,太子的床帘拉得严严实实,里面传出一声声咳嗽。小鼓坐在屋里,满脸忧色,扭头看见李惟,连忙轻手轻脚地跑了出来。李惟问道:“殿下怎么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咳的?”小鼓低声道:“咳了半宿,昨晚精神便不济,大约受了风寒。”李惟道:“家里还有几副风寒的药,我寻来给你,待会儿煮了伺候殿下服用。”

过了一会儿,七鸿楼的伙计送来早膳。两人看着各色糕点甚是无奈,太子今天需吃得清淡,李惟煮了白粥,嘱小鼓端去。李惟和宝琴坐在屋内,生意不能做,家务叫小鼓包办了,天下着雨又不能往外跑,太子喝完粥倒头睡了一会儿,他们连说话也轻声细气。临近中午,小鼓来唤李惟,说是太子醒了叫他过去。

李惟迈入东厢,太子半坐着靠在床头,静静看他。满屋子沉郁的香气,却是他从东宫寝殿带出来的薰香。李惟走近,关切道:“殿下,好些了么?”太子淡淡笑了下,“我身上热,尚心你替我摸一摸。”李惟伸手探了探太子的额头,眉头不由皱起,“确是有些热度,我去请个大夫。”太子拦住他的手,轻轻放在被面上,却没有放开,“不必,我再休息会儿便好。”

*

李惟和宝琴回到家里时,赵驸马已经离开了。小鼓兴冲冲地往外跑,差点撞上他们,李惟扶住他道:“鼓公公,这么急去哪里?”小鼓道:“殿下说中午在曲城用的膳颇合口味,命奴才去吩咐那家酒店,往后每日三餐皆由那里送来,我们也好跟着享福哩。”他说完一溜烟便跑了出去。宝琴瞪大眼,不敢置信道:“七鸿楼?李惟李惟,中午那顿吃了多少钱?”

李惟道:“约摸三两银子。”他看着宝琴能塞下一个鸡蛋的嘴巴,伸手替他合上,“反正太子出钱,你我揩油,不吃白不吃。”宝琴捂住胸口,犹在失神中,兀自阿弥陀佛天打雷劈的乱念一番。

晚膳时分,七鸿楼果然派人送来了晚饭。六菜一汤,三荤三素,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桌子。也不知七鸿楼想出什么法子,饭菜送来竟还是热的。宝琴狠狠嚼着肉,心道再怎么好吃也就是个肉味,还能吃出银子味不成?太子精神有些不佳,略略动了几筷,推说身子不爽,便回了房。

太、太浪费了!宝琴瞪着太子的背脊,扭头又塞了满嘴菜。李惟好笑,嘱咐他慢些吃别噎着,转头叫小鼓一起坐上来吃饭。小鼓喜滋滋捧起饭碗,三人拼尽全力也就消灭了小半。李惟指着剩菜,叹道:“明日叫他们少送几个菜罢。”小鼓迟疑道:“菜再少,叫殿下看了岂不寒酸?”宝琴颤巍巍问道:“这些菜明天热一热难道不能再吃么?”小鼓顿时白他一眼,“怎么可能叫殿下吃隔夜剩菜?”

饭毕,两人回到房中,点灯铺纸,开始学字。今晚教的字太应景,金银铜,再加一个钱字。李惟写一个金字,向宝琴道:“先学它,后面三字均以金为偏旁。”宝琴点点头,学起来自然格外带劲。李惟看了会儿,轻轻一笑,在桌子另一头摆好纸墨。这几日不能做生意,家中没了收入,只能多写几幅字,换取家用。两人各占一边桌子,专心于笔下,一时只闻灯花爆响,屋中一片安静。

夜晚灯光毕竟昏昧,宝琴放下笔揉了揉眼睛,李惟道:“今日便到此处罢。”他拿起宝琴的纸看了看,笑着夸赞道:“宝琴写得认真,字也愈发好了。”宝琴嘻嘻一笑,绕过桌子看李惟的字,老气横秋道:“你也不错。”李惟佯怒道:“对先生岂可如此没大没小?”宝琴踮起脚亲了李惟一口,“不是先生,是夫君。”

这家伙存心勾引,李惟哪会不解风情,顿时抱住宝琴贴在墙上。宝琴推着他的胸口,小声道:“不成,待会儿再叫别人来敲门怎么办?”李惟却不依,径自去亲他的脖子,“你叫得轻一点便是。”宝琴气得踢了他一脚,“呸,你这个混蛋!”脚踝被李惟一把抓住,滑进裤腿缓缓倒摸上去,贴住宝琴的耳朵笑道:“忍不住了便亲我。”宝琴身子早就软了,嘴上却还硬,“横竖都便宜你!”

两人互相亲吻抚弄,宝琴后面插了李惟三根手指,羞得他搂住李惟脖子,“够了,你别再玩了。”李惟笑着吻他,抽出手指,将自己发硬的巨物缓缓推了进去。他先将宝琴抵在墙上弄了一阵,又叫他撑在桌沿,自己从后面狠狠捣至深处,最后干脆一把抱起宝琴,整个搂在怀里举起又落下。宝琴只觉全身的骨头都要散架,发丝凌乱粘在湿透的眼上,哪里还记得小声,只会本能地嗯嗯呀呀。

这次并没有人来敲门打断。两人尽兴快活了一个多时辰,才心满意足吹灭了灯上床歇息。他们却不知,先前缠绵痴态全都映在了窗上。小鼓在屋外瞧得面红耳热,心中又嫉又恨。太子站在对面屋中,冷眼看至灯光熄灭。

第二十一章

天快亮的时候,下起雨来。宝琴翻了个身,睡眼惺忪地打了个呵欠。李惟从身后抱住他,“醒了?时候还早,再睡一会儿。”宝琴嗯了一声,背脊缩在李惟怀中,房顶上淅淅沥沥的雨声,顺着檐角滴落,流淌在院子里。他昏昏沉沉正要睡着,却听见东厢隐隐传来咳嗽声。

宝琴推了推李惟,“太子是不是在咳嗽?”李惟凝神听了一会儿,“好像是他。”那声音断断续续,似有愈来愈重的趋势。宝琴睡不着了,一骨碌坐起来道:“我们快起来去看看罢。”太子毕竟是客,在李家生病,无论如何都算他们照顾不周。

两人穿衣起床,出了房门顺着廊檐走到东厢。窗户掀开一半,李惟向内张望,太子的床帘拉得严严实实,里面传出一声声咳嗽。小鼓坐在屋里,满脸忧色,扭头看见李惟,连忙轻手轻脚地跑了出来。李惟问道:“殿下怎么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咳的?”小鼓低声道:“咳了半宿,昨晚精神便不济,大约受了风寒。”李惟道:“家里还有几副风寒的药,我寻来给你,待会儿煮了伺候殿下服用。”

过了一会儿,七鸿楼的伙计送来早膳。两人看着各色糕点甚是无奈,太子今天需吃得清淡,李惟煮了白粥,嘱小鼓端去。李惟和宝琴坐在屋内,生意不能做,家务叫小鼓包办了,天下着雨又不能往外跑,太子喝完粥倒头睡了一会儿,他们连说话也轻声细气。临近中午,小鼓来唤李惟,说是太子醒了叫他过去。

李惟迈入东厢,太子半坐着靠在床头,静静看他。满屋子沉郁的香气,却是他从东宫寝殿带出来的薰香。李惟走近,关切道:“殿下,好些了么?”太子淡淡笑了下,“我身上热,尚心你替我摸一摸。”李惟伸手探了探太子的额头,眉头不由皱起,“确是有些热度,我去请个大夫。”太子拦住他的手,轻轻放在被面上,却没有放开,“不必,我再休息会儿便好。”

西行无路:从祁蒙山到大日之外  春风不及你倾城  华娱1998开始  剑指燕云  挚爱要和亲?由我入魔,只身战万族!  我的血脉真的属于正派阵营  一世仙朝  疯了吧!我为什么会有两个孩子!  一念逍遥:仙魔决  龙珠,同时穿越诸天万界  大秦:从流氓到千古一帝  皇城第一娇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我在漫威召唤玩家  刘氏家族修仙录  重生七零:换亲后堂姐天天在后悔  金牌销售是如何炼成的  落花千年还有情  修仙成神后,还被召唤回来打工  截教弟子诸天行  

热门小说推荐
龙宫弟子的自我修养

龙宫弟子的自我修养

作为一名龙宫弟子,需要帅气和实力并存。帅气风宁已经有了,但是实力他看向自己的师父。这个只会说一句话的东海龙王龙宫法术,玄妙精深如果您喜欢龙宫弟子的自我修养,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盛世医妃,冷王求放过

盛世医妃,冷王求放过

一朝穿越,竟要她与猪成婚!她,诺亚医学院的医学天才,医毒双绝。他,加洛国至高无上的祈王殿下,振威天下冷情冷性又冷酷,唯独对她强势霸道纠缠不休,誓不放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抗战之泣血残阳

抗战之泣血残阳

漫漫抗战十四年,中国军人用血肉在抵抗日军的暴行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之际,总有那么一些人,抛妻弃儿,义无反顾的踏上征途这里没有杀鬼子如同屠狗的淋漓,只有中国军人以命换命的决绝这里没有能拯救中国的发明,只有手持简陋装备的士兵,用自己的手中可怜的钢枪和薄弱的血肉之躯,来面对鬼子的飞机大炮坦克甚至毒气...

大唐虎贲

大唐虎贲

关于大唐虎贲在隋末动乱之际,一位少年虎贲横空出世。他就是罗士信,演义小说中罗成的历史原型。十四岁从军,单骑于敌阵前挑战,无人敢应。隋炀帝闻其名,令画师画下他战场上的相貌来观看。他重情重义,骁勇...

江湖位面小人物

江湖位面小人物

江湖上有着许许多多的大人物。沈浪叶开陆小凤李寻欢楚留香花满楼燕南天西门吹雪青龙老大他们的名字早已印刻在了千古的江湖之中。当少年穿梭位面,一个一个地认识了他们之后,少年才渐渐真正明白江湖的道理。这些大人物之所以是大人物,绝不是仅仅因为他们高深的武功,过人的智慧而已。如果您喜欢江湖位面小人物,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综武侠:从小李飞刀侄子开始

综武侠:从小李飞刀侄子开始

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李忘尘等等,二叔,你说咱们家的七大进士,是你,我爹,我爷爷,李秋水,李沧海,李沉舟和李淳风?李寻欢准确来说,李沉舟不算咱们李家人,只是外人借姓罢了,他要出身,李家要名气,一桩交易。李忘尘那李秋水,李沧海是李寻欢她们身在大宋,是李家大宋分家的代表,当年女扮男装得了进士。而我则算是大明李家的代表,至于大唐李家嘛李忘尘我知道了,代表是李淳风。李寻欢错,李淳风和李沉舟的情况差不多,只是攀附亲戚而已。真正的李家嫡系是当朝大唐天子李治大宋大明,其实都是大唐皇室的分支,咱们都算是皇亲国戚。李忘尘啊这李寻欢所以你李忘尘我还是不念书!唐宋明三分神州,金古黄梁温五界混乱。这是个综武侠世界。而李忘尘的故事,从小李飞刀的侄子,逍遥派的传承者,大唐皇室的选房亲戚,江湖令系统的持有者开始。如果您喜欢综武侠从小李飞刀侄子开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