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4部分(第1页)

不单纯是靠武力作战,战黄巾时还用计,甚至还有夜杀太守的情节,当真成为了如神话一般的英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张飞的戏份做了大量的删除,而关羽的戏份得到了大量的增加,从而奠定了关羽帝君的宝座。不过尽管如此,张飞的角色也占据着相当的地位,戏份的减少,固然减少了张飞的传奇色彩,但是也突出了张飞的性格,这对于演义的总体角色需要来说是十分适合的。另外,依然有大量的民间传说如张飞审案之类的故事存在于民间,张飞,依然是一个备受广大民众欢迎的角色。

为什么众人会喜欢鲁莽少智的张飞?或者说,为什么众人会喜欢如张飞李逵一般的角色呢?喜剧色彩浓厚是一个原因,水浒中的李逵与说岳中的牛皋及其说唐中的程咬金都带有极强的喜剧色彩,三国演义中的张飞相比起来喜剧色彩略少一些,但是这只限于书中,在评书说书中张飞的喜剧角色往往会被说书人极大的发挥出来。这是张飞等人受到欢迎的一大因素,但是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其实张飞李逵等人在书中是极其粗暴的角色,李逵名为天杀星,总是拿板斧杀人,张飞也总是喜欢鞭打士卒,都不是完美的圣人,但是在读者眼中,这些小节往往被略过,因为张飞等人有着他们最喜欢,也是最缺乏,最需要的。

因为张飞他们都是直性子,有一说一,不会把话藏在肚子里,全部表现出来,认准了就做,做错了就认,没有任何借口,就好象古城相遇中,张飞开始误会关羽上来便是一矛,但是在之后误会消解后便马上认错,没有半分犹豫,再比如他对诸葛亮开始甚是不服,但是在见识到诸葛亮之后便心悦诚服。同样的情况在水浒中李逵也出现过,误会了梁山泊等人便气得要砍了替天行道的旗帜,误会解除马上道歉。正是因为他们是直性子的人,人们才忽略了他们的鲁莽,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冲动是出自自己的本性,而在平常的生活中,人们常用面具掩盖着自己,直性子的人越来越少,正因为越来越少,才渴望在戏剧演义中看到。

因为张飞的疾恶如仇,单纯的直性子只会让人觉得有喜剧色彩,但是并非一定会使人喜欢,加上疾恶如仇便不同了,或许有人认为直冲冲的疾恶如仇不智慧,就好象张飞,明知道打不过吕布为什么还要上去呢,明知道个人无法对抗大军为什么还要站在长坂桥前呢,为什么不能转个弯子换个想法呢?或许有人认为这种疾恶如仇不正确,因为你可能打击的对象反而是假的,真相往往在阴谋之下,如张飞为什么对关羽刺矛前不能问问话呢,为什么李逵不问清楚就砍那替天行道的大旗呢?确实,这样做张飞就明智了,就更完美了。但是读者并不是想看到一个完美的人,一个智慧的人,那样的人只需要一个。读者们想看到一个明知前面是自己无法匹敌的对手仍向前冲的人,读者知道,世间没那么多内幕与阴谋,至少他们的身边没有,他们需要的不是揭开内幕真相的智者,他们需要的是面对强者毫无畏惧,敢对抗,敢为他们说话的勇者,即便这个勇者不完美,但是这个勇者能承认自己的错误,读者们,需要的是英雄!

是的,读者们需要的是英雄,因为他们不是英雄,所以他们需要英雄,无论什么样的时代,都需要英雄的存在,无论什么样的时代,再完美的社会,小民们面对着强者还是处于劣势,他们需要的是英雄,无论这个英雄是敢与对抗权贵的清官,还是敢于挑战强者的勇士,他们都需要,需要一个风风火火,疾恶如仇,做一是一的英雄。人毕竟是脆弱的,所以需要英雄来为自己增添勇气,为自己树立英雄这个榜样,或许他们一辈子都是只能做着小民,但是只要有希望,小民也有成为英雄的一天,而假如将对英雄的梦想都放弃的话,希望就没有了。

所以,读者们需要张飞们来作为自己的英雄,作为自己的梦想。

2006年8月22日星期二  献给张飞们

第八十二章 世代为将的背后故事

三国随章侃 第八十二章 世代为将的背后故事

(演义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演义之中,在关羽张飞两员大将死后,他们的两个儿子为报父仇,跟随刘备出征东吴,演义中描写这两人武艺精熟,不亚于他们的父亲,其中张苞在部分评书中武艺还超过了自己的父亲张飞。只是,在真实的历史中却不是如此,张苞关兴是确实存在的,只是张苞早夭,根本就没有可能为父亲报仇,而关兴虽然深受诸葛亮器重,以弱冠之年任侍中,中监军,但是在几年之后也死了,没有记载其参与了很大的战役并有杰出的战功。

演义,评书等民间传说将关兴张苞的拔高是为了迎合当时民众的心理,便是老子英雄儿好汉,名将的儿子自然也应该是名将才对,这不单在三国演义中,在杨家将等故事中也有同样的内容,即便是现代的武侠小说也脱不了这个俗套,主角往往是英雄之子,遭到奸人陷害家破人亡,以后得逢奇遇,练就一身本领,为父报仇;或者是主角原本是无父无母,在成名之后才发觉自己身世大有来头,不是英雄就是王侯。不过这也不是中国的特产,西方的神话故事流行小说更是如此,英雄人物要找到一个不是贵族出身的还真不是容易的事,即便是现代电视剧中,主角的父亲往往就是当年的英雄。可见血统论在人类之间有着广泛的共识。

一种社会心理的背后自然有他的传统,西方的血统论自然缘于他们的世袭贵族制度的强大,那些大小贵族们拥有自己大量的庄园和资产,自然包括自己的武装,这些武装力量当然是由世袭的贵族控制着,想要在贵族之外寻找到私人的武装力量难度是相当大的,即便是王国的军队,其大小指挥官们也都是贵族出身,就好象法国革命前法国的军官们几乎都是贵族,法国革命之后贵族大量出逃或被砍头军队才不得不提拔军民出身的人来担任军官,不过在几代之后这些革命的受益者,早先的平民也摇身一变成为贵族了,实际上在一战前,欧洲的军队还充斥着浓郁的贵族气息。

西方如此,中国也不例外,虽然中国的贵族在大部分时刻并没有西方贵族那般强大的私兵,但是帝国的军队也是由贵族们控制着的,中国的军队长期以来有两者主要的征兵方式,世兵与募兵,何为世兵,便是一户人家世代服兵役,有时这种情况是全国范围的,那等于变相的世代征兵,有时这种情况则是特定的人群,比如隋唐的府兵,明朝的军户,清朝的八旗,都是世代为军,参与兵役的。世兵往往是国家军队的基本,常备军的基础,然而一旦爆发大规模长期的战事时,或世兵不堪其用时,则全民性的征兵(政局危急时往往会形成拉壮丁的情形)和募兵则成为了主流。

世兵不单是兵士世代接替,军官尤其是初级军官往往也是如此,在部分时期,甚至有世兵直接沦为将领的私兵,朝廷无法直接指挥的情况,这往往发生在中央政权软弱而地方势力或世族强大的时刻,如东晋南北朝和唐朝的藩镇割据时期,即便是在中央政权直接控制的世兵中,军官的世袭也往往是常事,这就容易形成常见的父子世代为将的局面。其中也不乏父子良将的情况,比如秦代的王翦、王贲,蒙家三代,汉朝的周勃周亚夫,李广李敢,孙坚孙策,唐朝的薛仁贵、薛讷,李晟、李愬,宋朝的岳飞、岳云,明朝的李成梁、李如松。都是父子名将,假如再计算进侄儿外甥之类的关系,那就更多了。

如此看来,血统论确实有用,以后我们干脆还是奉行世袭制度,以后打仗就派老将的儿子小将去打如何,以血统论的观点,那肯定是无往不利。可惜,事实恐怕并非如此,虽然在某种角度来说,如高个子的父母往往能产生高个子的后代,但是并没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智商情商才能也可以隔代遗传,(随便再说一句,常说的混血儿漂亮是不科学的,实际上混血就意味着下一代既可能继承上一代的优秀抗病基因,也可能继承上一代的致病基因,但是从长远看,继承致病基因的后代往往会灭绝,而继承优秀基因的后代则会存留下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好象家畜的培养,一个优良品的诞生往往伴随着无数劣品的死去。而从个体来说,则什么都可能发生,混血儿可能会集中两者的优点,变的很漂亮,也可能会集中两者的缺点,变的更丑,混血儿漂亮的说法就好象血统论一般,是将部分个体夸大到整体的一种偏见。)之所以出现父子名将父子工匠父子画家与其说是血统不如说是选择的局限性,古代职业往往是世袭的,儿子生下来那一刻起便被选定了未来的职业,一生便是以这种方式进行培养,不给你选择的余地,如著名的菲特烈,按他的意愿是应该成为一个音乐家而不是军事家和君主的。假如有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其选择,则未必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当然,真正的开放式环境是不存在的,即便是现在的人也未必能选择自己想走的路,被迫从事父业的也是常见的事。

而且即便有这样的环境,也未必能继承父业,军事学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并非是一些简单可以重复操作的手艺活,一些技术性的东西或许可以从父辈处学习到,但是父辈的实战经验就不是单单学习就可以获得的。就比如著名的赵括,其学习能力应该堪称一流,即便他父亲名将赵奢在口头上也说不过他,而且在与赵王的面试过程中想必也不凡,不然绝不会委以重任,然则实战能力却糟糕透顶,枉送了四十万赵军的性命。

确实,实战经验是世袭将领的最大问题,战争的经验不象工匠等技术性工种,可以比较安全的获得。在研究那些父子良将的情况中我们可以发觉,那些成功的例子,往往是其子孙辈在父辈生前就跟随出征作战,正所谓言传还需要身教,在实战中受到父辈的教导,从而更容易成材,而那些没有机会跟随父辈出征的成材率就更低了些。而假如是在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子孙辈成为名将的可能性则更要打个折扣。如李文忠在朱元璋教导下成为明朝名将。(朱元璋是李文忠的舅舅,应该说,朱元璋对自己的子侄辈的军事教育极其到位,出了好几位将才。)然则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在军事上则是一个废物,是李景隆智商比李文忠低?是李文忠对儿子的教育不如朱元璋对外甥的教育用心?都不是,而是实战经验的问题,一个是战火中成长起来的,一个却是承平盛世之下成长起来的,一下就要求他带领大军,自然是太过勉强了。

实际上父子良将大量的出现在战事频繁的时代,比如战国时代,战国时代本就奉行世袭制度,而长年的征战能够使后辈能积累起大量的实战经验,从而可以接上父辈的班,世代出现良将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但是和平年代便就不同,最典型的八旗,在初期战功赫赫,但是在满清入关之后,为了减少八旗的损失进行了保护性的优待措施,打仗打的少了,不用做事,好吃好喝的供养着,短短几十年,也就一代左右的工夫,八旗的战斗力就大大削减。假如说八旗的后代智商或者体质比前辈差,那是不可能的,唯一的结果只能是因为保护性的措施使得八旗消磨了上进心的同时也减少了他们从实战中获取经验的可能。名将是打出来的,而不是圈养出来或者在屋子里教出来的。

明清与同时代的欧洲相比,所谓的名将要少的多,为什么?不是别的,战事太少而已,欧洲战事多,国家多,军队多,带兵的将领多,不管打的如何,是不是配得上名将的称号,但是至少打的仗够多,那涌现的名将几率自然比长期整体处于和平,战争主要集中在边地的明清要高得多。不过这就不光是经验问题,而是运气问题了。(当然,这样的运气对于我们老百姓还是不要得好。)

此外,世代将领身份的变迁也是一大问题,武将掌握兵权过大对于政权来说自然是大问题,尤其是所谓武将世家,威胁更大,由武将篡位或成为割据势力的情况屡见不鲜。对付这些名将,中外的办法基本是一致的,或是除去,中国如刘邦除韩信,西方如罗马皇帝除去斯底里哥;或是明升暗降,夺去兵权,转为闲职,西方如查士丁尼对战功赫赫的贝利撒留从前线召回后短暂的加官晋爵后便是长期的冷遇,中国如南宋对主战且掌握兵权的韩世忠岳飞召回升为枢密使枢密副使,其后的结局则是大家都知晓的。所谓的出将入相,名将转为文臣固然有一部分人作出了相当出色的成绩,但是也有大量的武将不适应,如尉迟敬德后期的遭遇。更或者是优待恩养起来,虽然世袭公侯,身份显贵,只是失却了战争的土壤,那些世袭武将们也只是挂着一顶名将之后的帽子而已,真正的名将世家也只能出现在如战国乱世一般的年代吧,只是在那个战争时代,所谓的老世家也不过百年就会被新的取代了吧。毕竟上天给予人类的机会是公平的,没有什么可以永远保持着优势。

百年前的辉煌可能在今日一朝被灭,百年前的奴隶却可能在今日成为君王。

第八十三章 伐吴

三国随章侃 第八十三章 伐吴

(演义 第八十三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关于刘备下令伐吴这个决定,在后世受到了不少人的批评,尤其是彝陵之战的败绩更是令人对这次决定颇多不满,认为刘备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也有不少读者拿演义中的诸葛亮领头反对此事而刘备不许来证明这点,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彝陵之战的失败并不能用来证明伐吴的决定是否错误,正如官渡的失败不能证明袁绍征曹,赤壁的失败不能证明曹操谋取江东的决定是错误的。再正确的政治决定也会因为战场上的失败而失败,反之,看上去完全不正确的政治决定却会因为战场上的辉煌胜利而显得英明无比,成王败寇,对于理论决定来说也是一样的。

至于诸葛亮之事,演义中的诸葛亮劝谏在史书上没有找到只言片语,实际上便是演义中也是多是以赵云劝谏为主,这和历史上是一致的,赵云所言有道理,但是又不能说完全有道理,我们在后面会谈到。我们在演义中看到的诸葛亮劝谏尤其是带百官劝谏都是演义中编出来的,针对此事,只有在《三国志法正传》中有谈到:

“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往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这里诸葛亮做了一次事后诸葛亮,而且其侧重点还在于认为如法正在,此战不一定会失败,但是实际上法正在,是否刘备会不伐吴,彝陵之战是否会战胜都是无法预料的。诸葛亮在这里只能说是就好象常人喜欢预想的那种假如什么就什么一样,在吃一种叫后悔药的东西,实际上,即便是诸葛亮,只怕对于这次伐吴也是有相当的支持度的,为何,我们下面一起来谈到。

先说当时的形势,当时的情况是天下三分,曹魏占据天下大半,虽然在汉中和荆州遭遇到一定的损失,但是实力依然最强,江东新得荆州,而且因为是偷袭,兵力损失不大,实力大增,惟有蜀汉最为凄惨,失去荆州这个根据地,实力大损,而且包括大将关羽在内的荆州兵团基本上全部告灭,新得的上庸也因为孟达的叛变而又被曹魏夺了回去。还有一点,江东在背盟之后便和曹魏交好,孙权甚至还上书曹操劝说其称帝,虽然在背地里曹魏和江东暗暗提防,但是在针对蜀汉上是一致的,曹魏和蜀汉是绝对的死对

嫁奸臣:丞相大人请自重  还珠穿越之燕落雍朝情难断  我杀敌就变强  朗达拜恩秘密  拔剑百年,下山即无敌  特战军魂  满门抄斩?读我心后全家都反了!  藏锋  全员读心:温软玫瑰晋升恋综娇宠  任务失败后我死遁了  王者归来:我杀疯了  抗日之关东英烈传  鬼师典韦  秦末重生之我是项羽  重生先断亲,我靠算命创飞全家  容貌尽毁后,她独享皇室宠爱  受用一生的绝世奇文 改变命运的无上法门  中国团  弃女重生杀红眼,全侯府跪求饶命  [奥修]当鞋合脚时  

热门小说推荐
扶贫那些事

扶贫那些事

内容简介本文通过主人翁独孤兰住村扶贫的经历,全面深入的描绘出当前乡村状况,以至到乡镇县市机关的状况。把说不出说不明说不了的事和人,完整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当然了,社会上的事纷繁复杂,社会上的人有好有坏,还有多变的人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构成社会。作者力求把社会上阳光和阴影无保留的献出,让读者有深入的感官认识。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如果您喜欢扶贫那些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大妖血脉

大妖血脉

大荒经记载,上古之时,有伏羲女娲,人首蛇身,是为娲灵一族,是妖中大族。大妖之能,移山填海,呼风唤雨少年身怀大妖血脉,在弱肉强食的修真世界,一步步踏上巅峰!如果您喜欢大妖血脉,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缘来是你,霍少的隐婚甜妻

缘来是你,霍少的隐婚甜妻

相亲却被当成勾人男友的小三,简筠愤怒大骂我不认识那个人渣!结果从此被人渣缠上。一纸隐婚协议,她成了他的妻,说好彼此不侵犯,谁知霍少转眼就食言,不但强了她的身,还想要她的心。简筠忍无可忍,我...

王朝征战

王朝征战

从北方冰原到南方的无尽之海,从风暴平原到贫瘠的青荒高地,帝国军团战士的脚步踏遍每一寸山河,用手中的战刀开拓无垠疆土,无论是野兽般的蛮族还是狂热的异教徒,都将臣服在帝国的脚下,你不服?那就灭族吧!欢迎加入白色讨论群434107968...

捉鬼灵异见闻

捉鬼灵异见闻

一场设局差点使我被炼成小鬼!一个二十二岁就死去的鬼咒如蛆附骨!一本鬼经,让我救出陷入诡异迷局的众多小伙伴女朋友同学学姐一只女鬼甘愿做我的鬼仆,而我却将她当成一只奶牛!...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