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回 经爷训与姑长相好 思父爱故地再重游(第1页)

曾祖父很快和当地少数民族建立友好关系,三餐之间,乡民多有与之叙谈者。曾祖父问他们是什么族,祖先是谁?有没有族谱传承?第一个问题五花八门,有彝族的,傣族的,苗族壮族的,还有哈尼族的。第二个问题也是众说纷纭,有说古羌人的,有说哀牢人的,有说蚩尤的,有说布洛陀的,有说颛顼的。关于第三个问题,大家就沉默的争先恐后。最后大家总结说,还是汉民族历史悠久,人人姓氏相传,个个都是炎黄子孙。他们问曾祖父祖上何人?曾祖父瞎编自己是东吴名将吕蒙后人,其实他连自己的爷爷是谁都不知道,不过为了面子胡吹。有时静心一想,人活一世,连个血脉传承都没有。活的跟动物一样,只能知道三代,三代之上,一无所知。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从自己做起呢?有了这个想法以后,就编辑了一本族谱,远的不论,就从曾祖写起,子子孙孙,孙女孙媳都写进去。

一直写到爷爷这辈,那时候爷爷还小,外面都在闹革名打仗。曾祖父临终前把族谱交付给爷爷,让他好生保管,再三嘱咐不能断了吕家香火,要把族谱延续下去。多年打拼之后,爷爷又在族谱上写上了父亲和姑姑的名字。可是到了一九六六年八月红卫兵来村里破四旧,把爷爷的族谱抢去,大家无可奈何之际,是姑姑挺身出面,据理力争才保住了族谱。所以姑姑在爷爷奶奶心中是很有分量的,父亲就略逊一筹了。

奶奶问他今天是什么日子?就是让兴民多疼他姑姑一点。可兴民忘了今天是姑姑的生日,他关心的永远是父亲和哥哥。爷爷奶奶对父亲没好感,尤其这场官司下来,更加愤恨的忍不住喷口而出:“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你爸起小就没个人样,走起路来歪七扭八。成人以后就更甭说了,做人做事阴了吧唧的。你遇上事你好好说不行吗?非得不走正路,自己瞎捣鼓主意对付。结果是老婆老婆留不住,工作工作保不住。为了讨要工钱,半夜纵火烧工头。这是大人干的事?啥也别说了,你爸啊纯粹一个二杆子货,脑子缺货的了。”兴民听到这些话很扎心,他使劲的搓脸搓耳,哼哼唧唧的叫唤说:“别说了别说了,烦不烦啊?”

对于这个小孙子,二老是宠溺的。即使跟自己顶嘴,也不去说什么,保持着沉默罢了。何况他们知道小孙子跟他父亲打小就亲近,他们这样说他的父亲,小孙子当然不高兴。兴民在沉默中转变了态度,对二老恳切的把当兵的愿望说了出来,并且明天一早就坐班车去城里报名。二老忧愁的酝酿语言,兴民又说:“明天姑姑会来接你们……。”还说什么呢?就这样吧。二老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通知有很多不解,捋不清思绪。爷爷脑子最好,也是定盹了半天才想好第一句话该怎么说。当爷爷想和他说话的时候,他已经躺下睡了。脸上贴着洁白乳滑的“面膜”,那是月光代替妈妈亲吻着他入了梦乡。

第二天清早,天还是暗蓝色的,群星还未换岗。山林中的冷风如箭,纷纷射向柴门之家。偶闻得一两声鸡叫,三四声犬吠。这一点点的动静回荡着茫茫无垠的群山大江,更显得村子里幽静、神秘。兴民起来收拾东西,要去城里了,少不得穿件好衣裳,换双好鞋。这些好衣服好鞋都是邻居给的,虽然兴民内心深处很不齿,但穷根深种,非个人所能扭转。这只是他个人的看法和想法,但对于大人们来说,这是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互益互惠。

兴民收拾东西,爷爷烧水让他洗脸,奶奶做疙瘩汤,又卧了两个荷包蛋。兴民一切准备好后,洗了脸,端起碗吃饭时。听到院子里有人说话,声音越来越近。奶奶在兴民头上摸一把,嘀咕一句“臭小子!”,说着:“听不见是你姑姑来了?还不出去接接,就顾着吃。”爷爷瞪着眼睛看,兴民只好跑出去迎接胖姑姑。原来姑姑早来了,中途遇到一个傣族妇女下地劳作。边劳作边唱着傣族歌曲,姑姑也随着唱两句。那傣族妇女见了姑姑,停止劳作,热情的和姑姑拉起了家常。

姑姑虽然没怎么上过学,但是天赋极高,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尤其是语言类的。比如经典的红歌,民歌,还有戏曲小调。高难度的粤语歌,各地方言等等。所以少数民族语言也是她的兴趣爱好之一,她又待的久,打交道多,聊两句不成问题。反而是这一家子男性笨蛋,自吕曾祖迁到此地以来,三代以下没个听得懂少数民族说话的。反而逼着人家学会了汉语,乃与之交流。兴民见了姑姑,学着爷爷奶奶叫她小名:“肉女子来了。”姑姑看他穿着新衣服新鞋,头脚整洁利落,打趣道:“哟哟哟!这打扮的光眉俊眼,是去当兵呀还是去相亲呀?”兴民笑着说:“听你安排。”

山路艰难,荆棘草木甚多。兴民在前头为姑姑开路,姑姑体胖,走两步就喘。姑姑掏出手绢擦汗说:“你以后进部队出息了,第一件事就把咱家人迁到城里去,可别再养穷根了。”兴民说了一个“行”字,又问吃过没?兴民规规矩矩回答,马上要当兵了,可不敢把以前那种大大咧咧的习气显露出来。所以姑姑问什么,他只是一个劲的嗯嗯嗯、行行行。搞得姑姑很不自然,方言臭骂一顿,兴民才说出原因。原来他知道部队里气氛严肃,回答问题就是这样简短有力,一想到就要进部队,所以内心紧张,竟将往日的活泼随性都安安分分的藏了起来。姑姑看他那样子,好像看到自己儿子第一次进城读书的样子,都是那样的畏畏缩缩。是啊!在村子里,这些孩子都是齐天大圣,没有恐惧,没有约束,尽情的释放青春的天性。可一到了城里,头上立马就戴了紧箍咒,说话之前要考虑清楚才说,做事之前也要再三掂量才去做。心里的苦一天比一天多,脚上的鞋一年比一年小。他们更像山里的猛虎,因为被冠上“国宝”的虚名,所以就堂而皇之的被关进了城市的铁笼子里。接受着感谢着来自饲养员的喂养,真正失去了成为王者的荣耀。

姑姑在喘息之间掏出一块手帕,虚虚鼓鼓的。打开里面是一沓钱,看着挺多,其实都是毛毛钱。姑姑数了二十块递给兴民,兴民不作扭捏之态,伸手拿了。两人又像兄妹一般没大没小的乱侃,到了家中,爷爷奶奶热情招待,问长问短,都是关于两口子跟孩子的事。聊的差不多时候,姑姑接了两位老人,兴民拿了行李一起去公路上等车。不一会伴随着刺耳的鸣笛声,班车来了。老人先上,兴民拿着行李也上去,姑姑最后上去。车上三三两两的有几个穿着西装的中年大叔,手里提着黑色公文包。他们既是农民,也是公家人。这是县里有啥指示,各村的干部都要去开会。所以就不得不“掩饰”一下农民面貌,化妆转变为领导干部。农民装扮时,即使几个村子里互不认识坐在一起也能聊的山翻海倒。可要换上干部衣服,大家都说不出话来了,可能那衣服上有强力胶把嘴给粘上了。

约二十分钟后到达瓦窑村,姑姑付了司机八毛钱,扶二老下车。兴民要去镇上赶到城里的车,所以姑姑多给了司机二毛。二老又不厌其烦的叮嘱小孙子:“去了城里头规矩点,找不见厕所可不敢就地撒泼。问路时,该叫大爷的叫大爷,该叫叔叔的叫叔叔。不认识的人千万不要朝理,不要做坏事,报上了给你姑姑通个电话。”二老所言,兴民只觉得啰嗦,是那种好心的啰嗦。

又二十分钟到了乾水镇,这个镇子有两个自然村大。严格说来也不算大,徒步慢行测量,走十分钟就到头了。它在城里看来就是个小村子,可在小村子看来,它又是个小城市。镇上很热闹,眼看就要过中秋了,孩子们也有的放学。大人们有的刚结了工资,小商小贩对商机很敏感,早早地占地摆摊。一应货物应有尽有,都是农家不可或缺的东西。现在也就早上七八点的样子,正是早市繁华阶段。卖早餐的,卖水果的,卖传统小吃的,卖工艺品的。商贩们趁着清早有精神,此起彼伏的“吊嗓子”吆喝,有时候这种吆喝的声音嗓门越大,越能抓住顾客们的心。人心是寂寞的,需要被唤醒。

兴民下了车,去桥上看了一下班车,车上人只有三两个。问司机几点去城里,司机说人满就走。兴民就去镇子上找老地方,那是个卖年画的地方,里面还卖小人书——这是他童年的记忆。没错,童年时代,父亲带他来过一次。具体哪年不知道,可时间记得。是离过年还有二十多天的时候,父亲打工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带他去镇上赶集。吃过什么喝过什么都不记得了,只记得父亲带他来过一个店里,给他买了一本《三字经》的小人书,还有黑钟馗的面具。这些东西虽已不复存在,但父亲的关爱他永远记忆着。找了几处地方都没有,兴民又怕误车,赶紧跑到桥上坐等司机发车。

曾祖父很快和当地少数民族建立友好关系,三餐之间,乡民多有与之叙谈者。曾祖父问他们是什么族,祖先是谁?有没有族谱传承?第一个问题五花八门,有彝族的,傣族的,苗族壮族的,还有哈尼族的。第二个问题也是众说纷纭,有说古羌人的,有说哀牢人的,有说蚩尤的,有说布洛陀的,有说颛顼的。关于第三个问题,大家就沉默的争先恐后。最后大家总结说,还是汉民族历史悠久,人人姓氏相传,个个都是炎黄子孙。他们问曾祖父祖上何人?曾祖父瞎编自己是东吴名将吕蒙后人,其实他连自己的爷爷是谁都不知道,不过为了面子胡吹。有时静心一想,人活一世,连个血脉传承都没有。活的跟动物一样,只能知道三代,三代之上,一无所知。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从自己做起呢?有了这个想法以后,就编辑了一本族谱,远的不论,就从曾祖写起,子子孙孙,孙女孙媳都写进去。

一直写到爷爷这辈,那时候爷爷还小,外面都在闹革名打仗。曾祖父临终前把族谱交付给爷爷,让他好生保管,再三嘱咐不能断了吕家香火,要把族谱延续下去。多年打拼之后,爷爷又在族谱上写上了父亲和姑姑的名字。可是到了一九六六年八月红卫兵来村里破四旧,把爷爷的族谱抢去,大家无可奈何之际,是姑姑挺身出面,据理力争才保住了族谱。所以姑姑在爷爷奶奶心中是很有分量的,父亲就略逊一筹了。

奶奶问他今天是什么日子?就是让兴民多疼他姑姑一点。可兴民忘了今天是姑姑的生日,他关心的永远是父亲和哥哥。爷爷奶奶对父亲没好感,尤其这场官司下来,更加愤恨的忍不住喷口而出:“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你爸起小就没个人样,走起路来歪七扭八。成人以后就更甭说了,做人做事阴了吧唧的。你遇上事你好好说不行吗?非得不走正路,自己瞎捣鼓主意对付。结果是老婆老婆留不住,工作工作保不住。为了讨要工钱,半夜纵火烧工头。这是大人干的事?啥也别说了,你爸啊纯粹一个二杆子货,脑子缺货的了。”兴民听到这些话很扎心,他使劲的搓脸搓耳,哼哼唧唧的叫唤说:“别说了别说了,烦不烦啊?”

对于这个小孙子,二老是宠溺的。即使跟自己顶嘴,也不去说什么,保持着沉默罢了。何况他们知道小孙子跟他父亲打小就亲近,他们这样说他的父亲,小孙子当然不高兴。兴民在沉默中转变了态度,对二老恳切的把当兵的愿望说了出来,并且明天一早就坐班车去城里报名。二老忧愁的酝酿语言,兴民又说:“明天姑姑会来接你们……。”还说什么呢?就这样吧。二老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通知有很多不解,捋不清思绪。爷爷脑子最好,也是定盹了半天才想好第一句话该怎么说。当爷爷想和他说话的时候,他已经躺下睡了。脸上贴着洁白乳滑的“面膜”,那是月光代替妈妈亲吻着他入了梦乡。

第二天清早,天还是暗蓝色的,群星还未换岗。山林中的冷风如箭,纷纷射向柴门之家。偶闻得一两声鸡叫,三四声犬吠。这一点点的动静回荡着茫茫无垠的群山大江,更显得村子里幽静、神秘。兴民起来收拾东西,要去城里了,少不得穿件好衣裳,换双好鞋。这些好衣服好鞋都是邻居给的,虽然兴民内心深处很不齿,但穷根深种,非个人所能扭转。这只是他个人的看法和想法,但对于大人们来说,这是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互益互惠。

兴民收拾东西,爷爷烧水让他洗脸,奶奶做疙瘩汤,又卧了两个荷包蛋。兴民一切准备好后,洗了脸,端起碗吃饭时。听到院子里有人说话,声音越来越近。奶奶在兴民头上摸一把,嘀咕一句“臭小子!”,说着:“听不见是你姑姑来了?还不出去接接,就顾着吃。”爷爷瞪着眼睛看,兴民只好跑出去迎接胖姑姑。原来姑姑早来了,中途遇到一个傣族妇女下地劳作。边劳作边唱着傣族歌曲,姑姑也随着唱两句。那傣族妇女见了姑姑,停止劳作,热情的和姑姑拉起了家常。

姑姑虽然没怎么上过学,但是天赋极高,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尤其是语言类的。比如经典的红歌,民歌,还有戏曲小调。高难度的粤语歌,各地方言等等。所以少数民族语言也是她的兴趣爱好之一,她又待的久,打交道多,聊两句不成问题。反而是这一家子男性笨蛋,自吕曾祖迁到此地以来,三代以下没个听得懂少数民族说话的。反而逼着人家学会了汉语,乃与之交流。兴民见了姑姑,学着爷爷奶奶叫她小名:“肉女子来了。”姑姑看他穿着新衣服新鞋,头脚整洁利落,打趣道:“哟哟哟!这打扮的光眉俊眼,是去当兵呀还是去相亲呀?”兴民笑着说:“听你安排。”

山路艰难,荆棘草木甚多。兴民在前头为姑姑开路,姑姑体胖,走两步就喘。姑姑掏出手绢擦汗说:“你以后进部队出息了,第一件事就把咱家人迁到城里去,可别再养穷根了。”兴民说了一个“行”字,又问吃过没?兴民规规矩矩回答,马上要当兵了,可不敢把以前那种大大咧咧的习气显露出来。所以姑姑问什么,他只是一个劲的嗯嗯嗯、行行行。搞得姑姑很不自然,方言臭骂一顿,兴民才说出原因。原来他知道部队里气氛严肃,回答问题就是这样简短有力,一想到就要进部队,所以内心紧张,竟将往日的活泼随性都安安分分的藏了起来。姑姑看他那样子,好像看到自己儿子第一次进城读书的样子,都是那样的畏畏缩缩。是啊!在村子里,这些孩子都是齐天大圣,没有恐惧,没有约束,尽情的释放青春的天性。可一到了城里,头上立马就戴了紧箍咒,说话之前要考虑清楚才说,做事之前也要再三掂量才去做。心里的苦一天比一天多,脚上的鞋一年比一年小。他们更像山里的猛虎,因为被冠上“国宝”的虚名,所以就堂而皇之的被关进了城市的铁笼子里。接受着感谢着来自饲养员的喂养,真正失去了成为王者的荣耀。

姑姑在喘息之间掏出一块手帕,虚虚鼓鼓的。打开里面是一沓钱,看着挺多,其实都是毛毛钱。姑姑数了二十块递给兴民,兴民不作扭捏之态,伸手拿了。两人又像兄妹一般没大没小的乱侃,到了家中,爷爷奶奶热情招待,问长问短,都是关于两口子跟孩子的事。聊的差不多时候,姑姑接了两位老人,兴民拿了行李一起去公路上等车。不一会伴随着刺耳的鸣笛声,班车来了。老人先上,兴民拿着行李也上去,姑姑最后上去。车上三三两两的有几个穿着西装的中年大叔,手里提着黑色公文包。他们既是农民,也是公家人。这是县里有啥指示,各村的干部都要去开会。所以就不得不“掩饰”一下农民面貌,化妆转变为领导干部。农民装扮时,即使几个村子里互不认识坐在一起也能聊的山翻海倒。可要换上干部衣服,大家都说不出话来了,可能那衣服上有强力胶把嘴给粘上了。

约二十分钟后到达瓦窑村,姑姑付了司机八毛钱,扶二老下车。兴民要去镇上赶到城里的车,所以姑姑多给了司机二毛。二老又不厌其烦的叮嘱小孙子:“去了城里头规矩点,找不见厕所可不敢就地撒泼。问路时,该叫大爷的叫大爷,该叫叔叔的叫叔叔。不认识的人千万不要朝理,不要做坏事,报上了给你姑姑通个电话。”二老所言,兴民只觉得啰嗦,是那种好心的啰嗦。

又二十分钟到了乾水镇,这个镇子有两个自然村大。严格说来也不算大,徒步慢行测量,走十分钟就到头了。它在城里看来就是个小村子,可在小村子看来,它又是个小城市。镇上很热闹,眼看就要过中秋了,孩子们也有的放学。大人们有的刚结了工资,小商小贩对商机很敏感,早早地占地摆摊。一应货物应有尽有,都是农家不可或缺的东西。现在也就早上七八点的样子,正是早市繁华阶段。卖早餐的,卖水果的,卖传统小吃的,卖工艺品的。商贩们趁着清早有精神,此起彼伏的“吊嗓子”吆喝,有时候这种吆喝的声音嗓门越大,越能抓住顾客们的心。人心是寂寞的,需要被唤醒。

兴民下了车,去桥上看了一下班车,车上人只有三两个。问司机几点去城里,司机说人满就走。兴民就去镇子上找老地方,那是个卖年画的地方,里面还卖小人书——这是他童年的记忆。没错,童年时代,父亲带他来过一次。具体哪年不知道,可时间记得。是离过年还有二十多天的时候,父亲打工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带他去镇上赶集。吃过什么喝过什么都不记得了,只记得父亲带他来过一个店里,给他买了一本《三字经》的小人书,还有黑钟馗的面具。这些东西虽已不复存在,但父亲的关爱他永远记忆着。找了几处地方都没有,兴民又怕误车,赶紧跑到桥上坐等司机发车。

赶海:我的运气有亿点点好  豪门恩怨:总裁进错房  重生医妃:拐个崽崽去种田  霸青春  恶毒男配的洗白日常)  至高临尘  不解春风  拯救大国机长  是寡人的好大儿,你怎么造反了  天长地久  我在迪迦的世界里收小弟  从地错开始的职业传承  风雨共舟  傲世九重天-天府儒生  鬼灭无限之旅2  医武通天  神级系统  末世商人:我的超市卖限制级商品  重活一世,拼命逃离父母  逆行倒施帝辛  

热门小说推荐
我的三国有点猛

我的三国有点猛

年度最佳销售员陈楚穿越到了东汉末年,正赶上黄巾起义,各路诸侯又纷纷割据,天下大乱!陈楚不甘沉沦,借助前世的历史知识大肆收揽名将和谋士,建立起铁骑陈家军,从此攻城略地,战无不胜,开创了最猛的三国时代!...

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

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

重生了,回到了即将高考的时期,知识已经还给老师了怎么办?赵默稍等,我启动下钢铁意志!如果您喜欢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这个仙人有点猛

这个仙人有点猛

穿越之后,黄枫发现这个世界有点乱,朝堂不靠谱,仙门不着调,妖四处作妖,鬼到处惹事,如此严重的安全隐患一下就激发了他的火力不足恐惧症他是一个不喜欢凑热闹也不爱管闲事的人,只想舒舒服服过生活,可许久之后他发现,热闹他好像都凑了,闲事他似乎都管了,而且大家都很听他的话黄枫你们有意见就提,我又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妖鬼仙凡不不不,你说得都对!功法覆盖范围之内,皆是真理!如果您喜欢这个仙人有点猛,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神医宠妃:盛世嫡谋

神医宠妃:盛世嫡谋

拳打友好姐妹,脚踢良善继母,练就十八般武艺终出嫁。本以为跳出夏家这个虎穴能安稳了,没想到转眼就掉进狼窝。前有正妻贵女虎视眈眈,仗势强压后有真爱妃妾期艾求怜,步步紧逼夏雪宓头疼,这日子不上位就没法过了。某爷严肃可以的,来抱个大腿,爷帮你摆平。夏雪宓泪大腿太粗,抱不动敢抱这条大腿,肯定被群秒如果您喜欢神医宠妃盛世嫡谋,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召唤万岁

召唤万岁

龙腾大陆是个纯召唤的世界,无魔法无斗气。穿越男岳阳来到之后,惊讶地发现,自己变换了另一个身份,岳家三少爷,一个被美人退婚后投河自杀的淹死鬼。原来的岳家三少爷是个杯具男,是四大家族中公认最废柴的废物,用了十五年时间还无法契约召唤宝典,穿越男岳阳则不,他只需要一天当别人为契约战兽头疼的时候,无数的神兽圣兽却跑...

随身带着BGM闯漫威

随身带着BGM闯漫威

在我的BGM里,没有人可以打败我,就算是OAA也不行!李从心穿越到漫威世界,同时还觉醒了一个神级BGM系统,每一首背景音乐都拥有不同的功效。随着一个个背景音乐的响起,整个世界的画风都随之发生了诡异的变化钢铁侠的新元素为何叫做月棱镜?灭霸为何带着他的五将星在战场上狂秀极乐净土?从来只做看客的神秘白发老人为何突然公然出手伤人?这一切的背后,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敬请收看随身带着BGM闯漫威!如果您喜欢随身带着BGM闯漫威,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